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您所在的位置: 专题首页 >  防控行动
        返回>

        淮安区: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 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

        发布日期:2022-12-07 来源:淮安区政府办

        今年以来,淮安区进一步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要求,努力建设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。该区以五方面措施为工作抓手,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,提升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能力,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、持久战。

        统筹调度,提升决策指挥效能。成立区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,组建综合协调及后勤保障、综合文字及信息报送、数据分析及疫情研判、交通卡口信息推送、督查督办、专项防控等6个工作组,统筹做好综合协调、流调溯源、核酸检测、医疗救治、转运隔离、社区防控、物资保障、宣传引导、监督检查等重点工作。确保一旦发生疫情,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,迅速完成平急转换,随时接受省市视频调度指挥。

        严密排查,筑牢“人物环境”同防。一是抽调人员成立数据推送核查专班,做到交办的大数据人员数1小时内排查核实到位,2小时内人员核酸采样到位,5小时内出核酸结果,所有排查、采样、检测、管控不超过8小时。二是通过“大数据+网格化+铁脚板+个人主动申报”织密排查网络。将农村每10户划分为一个单元格,每日监督单元格内成员返淮情况;城市小区建立“楼道长”制度,每日开展“敲门行动”;针对校园、机关单位、重点企业等管控难度大的场所,建立常态化排查制度。三是强化进口环节管控,确保进口冷链食品进入集中监管仓“应进尽进”,人员、环境、货品核酸“应检尽检”,环境消杀“应消尽消”,从业人员新冠病毒疫苗“应种尽种”。四是实行驻厂指导员制度,督促项目招引单位向企业派驻疫情防控驻厂督导员,严格落实扫码测量、车辆信息登记、场所及物品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。

        紧盯重点,坚决堵住传播风险。一是做好核酸检测工作。全区设置276个大规模核酸采样点,统筹政法、卫健、公安、教体、镇街等多方力量,确保24小时内完成划定范围人群的“采、送、检、报”任务。二是抓好隔离点管理。摸排区内酒店底数,制定“一点一案”储备改造方案,按照常住人口每万人不少于60间的储备比例,已储备集中隔离房间4785间。所有集中隔离点严格落实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健康管理,所有隔离房间均安装电子报警门磁。三是紧盯疫苗接种工作。在28个基层医疗机构设置接种点,并在商业广场、城区小区、监所、学校设立7个流动接种点,推动接种工作持续推进。

        健全哨点监测,建立多渠道预警。强化医疗机构预检分诊、发热门诊“哨点”作用,落实发热病人首诊负责制;全面落实院感防控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。加强公共场所出入人员体温监测及场所码、行程码、核酸检测报告查验工作;每周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和环境开展新冠病毒采样检测,落实44类重点人群核酸“应检尽检”机制。

        全力补齐短板,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。一是提升核酸检测能力。目前全区已建成1个核酸检测基地、2个核酸检测应急场所、4个核酸检测实验室。拥有60名具备资质的核酸检测人员,3000名随时投入一线战斗的核酸采样人员。二是补齐医疗救治短板。先后投入1500余万元,为基层医疗机构新购置 CT五台;投入600余万元,新购置救护车26辆。建立1家定点救治医院,共有救治床位400张、重症救治床位 40张、负压病床24张。三是强化队伍建设。成立由公卫、公安、工信“三公”人员194人组成的流调队伍,600名消毒队伍,805名心理健康服务队伍,开展业务技能培训,有效提升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。